東莞市博研塑膠科技有限公司
環保專家警告:"毒塑料"之危害更甚于地溝油
目錄:行業動態點擊率:發布時間:2014-07-31 13:02:17
在早餐攤兒,常能看到熱氣騰騰的油條、豆腐腦、包子,被裝進塑料袋,遞到顧客手里;在一些小飯店,湯菜常被一股腦兒倒進塑料袋里打包帶走……“這些塑料袋的加工原料很可能是‘毒’塑料顆粒。”對此,國家環保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特聘專家董金獅表示。
專家說
“目前廢舊塑料回收行業很多環節都處于監管空白,很多加工塑料顆粒的企業本身就不合法,再指望這些原料被合法應用顯然不現實。目前市場上的塑料顆粒應用很廣泛,其中許多被加工成常見的超薄塑料袋。還有一些生產塑料餐盒、一次性塑料水杯、玩具、水盆等塑料制品的違規企業,使用的原料都是‘毒’塑料顆粒。”
塑料垃圾多變身超薄塑料袋
此前,董金獅曾對“毒”塑料顆粒的應用進行過深入調查,還到過營口等地暗訪,發現超薄塑料袋的加工原料即為一些小作坊加工出來的黑灰色塑料顆粒,之后再添入不同母色料,就會造出藍、白、黑、紅等不同顏色的一次性塑料袋,“市場上用的都是這種袋子。”
記者調查發現,目前,一些大型的超市、商場和購物中心基本都能執行國家限塑令的規定,有償向顧客提供環保塑料袋,但在一些綜合集貿市場及街邊零散的商鋪攤位,限塑令卻形同虛設,各種超薄塑料袋充斥著市場,并向顧客免費提供。“限塑剛開始的時候市場管得嚴,現在很少有人管了。”一位賣面點的商戶告訴記者,她的塑料袋是從別的市場批發的,“我們都是小本生意,環保袋太貴,薄塑料袋才兩三分錢。”采訪中一些商戶也表示,他們之所以免費向顧客提供塑料袋,也是迫于無奈。一位賣海產品的商戶說,“我們也不愿意免費提供塑料袋,但顧客又不愿意花錢買袋子,總不能讓顧客用手拿吧!”
記者走訪位于大連火車站附近的多家批發部和商行,發現幾乎都有廉價塑料制品出售,塑料盆、飯盒、奶瓶、水杯、飯碗等塑料制品,做工粗糙,沒有商標,有的塑料奶瓶非常薄,用手一捏就變形,而且這些塑料制品都有一股刺鼻的氣味兒。
一名店主偷偷告訴記者:“價錢便宜的塑料制品幾乎都是再生料的,那些被人丟棄的塑料垃圾經過加工就成了再生料,這些塑料制品家里用不合適,遇到熱水會變形,一曬還有一股怪味,很多商家搞促銷常常用來當做贈品。”店主說,“加工塑料制品用原生料和再生料每噸差價高達幾千元,所以更多塑料制品廠都買便宜的塑料顆粒。”
專家說
“按國家有關規定,廢舊塑料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但技術上有嚴格要求。此前,我也曾做過調查分析,目前市場上用于食品包裝的塑料制品,其中一些在原料來源就存在問題,有些是不符合食品包裝要求的廢料、再生料等。”
再生塑料不能用于食品包裝
董金獅說,對回收塑料的產品應用范圍,國家也有明確規定,不能直接用來做接觸食品類的物品,只能做垃圾袋、椅子一類的產品,所有的廢塑料都不能做食品包裝用材料。因為用來做食品包裝的塑料有著嚴格的標準,必須是無毒的,一般由聚乙烯、聚丙烯和密胺等原料制成,這些原料在加工時無須加入化工助劑,成分比較穩定單一,因此即便用來盛高溫的食品或者水也不會產生有害的反應。好的塑料原料材質源自專門的石化廠,符合衛生要求。
即便如此,也還要根據食品級和工業級來選擇不同的原材料,工業級的原材料不可以用在食品級的產品制作中。至于那些骯臟的廢塑料制品,有的還可以看到塑料中熔解的雜質,更不能用來制造食品級的塑料制品。但在實際操控中,一些生產經營者明知是垃圾塑料原料,卻對外銷售,不做任何標識說明。
不僅是生產原料令人擔憂,一些工廠的生產環境也很不衛生。“目前食品用塑料包裝都在實行QS市場準入認證,那些黑窩點臟亂的生產環境根本無法達到食品包裝生產的衛生要求,但一些廠商只從獲利的角度出發,置社會責任于不顧,大量制造對消費者健康有害的產品。”董金獅表示,“造成這樣的局面,與相關職能部門監管查處力度不足有關。”
專家說
“廢塑料中含有大量腐敗變質成分、細菌以及有害化學藥劑等。一些人以為這些塑料制品在制作過程中經過了高溫熔化,高溫有消毒殺菌的作用,但事實上這是認識上的誤區。”
“毒塑料”危害比地溝油還厲害
董金獅說,“高溫只對一般的大腸桿菌等起作用。有些細菌、病毒是高溫殺不死的,而且制作這些塑料制品的一般都是地下加工廠或是小作坊,衛生條件極差,混合在一起極易造成二次污染。另外,廢塑料里常含有包括硬脂酸鉛在內的重金屬,這些有害物質進入食品包裝材料,再隨食品或飲料進入人體,日積月累,也會造成相當程度的危害。”
相關資訊
評 價: | 好評 中立 差評 | ||||||||||||
表 情: |
|